
在電力行業中,氣體檢測是保障安全生產、設備穩定運行和人員健康的關鍵環節。以下是針對電力行業的氣體檢測解決方案,涵蓋典型場景、技術方案、設備選型及實施要點:
一、電力行業氣體檢測的核心場景
發電廠(火電、水電、核電等)
變壓器室、電纜層監測SF?(六氟化硫)泄漏;
氫氣(H?)監測(核電冷卻系統或電池室);
有限空間作業時的O?、CO、H?S檢測。
有毒氣體:CO(一氧化碳)、SO?(二氧化硫)、NOx(氮氧化物)、H?S(硫化氫);
可燃氣體:CH?(甲烷)、H?(氫氣);
氧氣(O?)濃度,防止缺氧或富氧環境。
HNAG1000固定式氣體檢測儀
火電廠:燃煤/燃氣鍋爐、脫硫脫硝系統、煙囪排放等區域需監測:
水電站/核電站:
輸變電系統
可燃氣體(CH?、H?)積聚風險;
氧氣濃度監測(防止缺氧)。
變電站:GIS(氣體絕緣開關設備)中SF?泄漏檢測;
電纜隧道/地下管廊:
HNAG900便攜式氣體檢測儀
配電設備與儲能系統
配電房、開關柜:局部放電可能產生臭氧(O?);
鋰電池儲能電站:監測H?、CO(熱失控釋放氣體)。
電力設備維護與故障診斷
變壓器油中溶解氣體分析(DGA):檢測H?、CH?、C?H?等,預警內部故障;
密閉容器/管道檢修前的O?、可燃氣體、有毒氣體檢測。
二、技術方案與設備選型
傳感器技術選擇
電化學傳感器:適用于CO、H?S、SO?、O?等;
紅外傳感器(NDIR):高精度檢測CO?、SF?、CH?;
催化燃燒傳感器:可燃氣體(CH?、H?)檢測;
半導體傳感器:VOCs(揮發性有機物)或臭氧檢測;
激光氣體分析儀(TDLAS):長壽命、抗干擾,適用于SF?在線監測。
安裝與部署方式
部署于復雜環境(如地下管廊),實時傳輸數據至云平臺。
用于巡檢、檢修前的快速檢測(如HNAG900-4多氣體檢測儀);
在關鍵區域(如GIS室、電纜隧道)安裝多氣體探測器,聯動通風系統;
支持4-20mA/RS-485輸出,接入SCADA或DCS系統。
固定式在線監測系統:
便攜式檢測儀:
無線傳感器網絡(IoT):
數據處理與報警系統
實時監控平臺:顯示氣體濃度、報警閾值、歷史趨勢;
聯動控制:超標時自動啟動風機、聲光報警或噴淋系統;
數據記錄與分析:支持故障溯源與預防性維護。
三、行業標準與合規要求
國家標準
GB/T 8905-2012:SF?電氣設備氣體管理和檢測規范;
GB 12358-2006:作業場所氣體檢測報警儀通用技術要求;
GB 50168-2018: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(可燃氣體防護)。
國際標準
IEC 62271-203:高壓開關設備中SF?的使用與檢測;
NFPA 853:固定式燃料電池發電系統安全標準(氫氣監測)。
安全規范
定期校準傳感器(每6個月一次);
密閉空間作業前需檢測O?(19.5%-23.5%)、LEL(<10%)、H?S(<10ppm)等;
人員培訓:掌握氣體檢測設備操作與應急響應流程。
四、典型應用案例
火電廠脫硫脫硝區域
部署固定式SO?、NOx、O?檢測儀,數據接入DCS系統,聯動噴氨量調節。
變電站SF?在線監測
采用SF?+O?雙氣體傳感器,泄漏時自動啟動風機并報警。
電纜隧道無線監測系統
安裝無線CH?/O?傳感器,通過LoRa傳輸至監控中心,覆蓋無信號區域。
配電房環境綜合監測
集成O?、溫濕度、煙霧探測,支持手機APP遠程報警。
通過定制化的氣體檢測方案,電力企業可顯著降低安全風險、延長設備壽命,并滿足日益嚴格的環保法規要求。